企业快递
发布求购信息
北京拟发105亿地方债首试自发自还 四成用于交通
今年,北京拟发行105亿元地方债,支出安排将突出资源环境、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具体项目包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长安街西延、地铁16号线、15号线一期工程等。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专项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和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初步审查报告。
北京首试地方债自发自还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北京市关于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收支安排专项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据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李颖津介绍,考虑到2014年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为增强地方安排配套资金和完成在建项目的能力,国务院决定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措部分所需资金。
在国务院批准的2014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内,北京首次试点债券自发自还,债券期限为5年、7年、10年。地方政府债券为可流通记账式债券,发行后可按规定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流通。
2014年财政部代理发行北京市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为105亿元,其中五年期限42亿元,七年期限31亿元,十年期限32亿元。
由于增加了105亿元地方债,今年,北京市人代会批准的市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也由年初的2692.8亿元,相应调整为2797.8亿元。
据财政部前天消息,今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的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增加了北京市、江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岛市,达到10个省市。
去年地方债4.6亿未使用
昨天,李颖津还对2013年北京市93亿元地方债使用情况做出说明。据悉,93亿元资金集中安排在亿元以上项目,共涉及保障性安居、中央投资配套、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生态资源能源保障等5个领域30个项目。
截至目前,30个项目已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88.4亿元,使用率达到95.1%,还有4.6亿元未使用。李颖津解释,暂未使用这部分资金的原因,是由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南水北调东干渠、南水北调来水调蓄、平原造林工程4个项目因融资需要及资金支付进度较慢等。





